全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活动的目标任务非常明确,就是要筑牢政治忠诚、清除害群之马、整治顽瘴痼疾、弘扬英模精神。衡阳法院要打造忠诚担当的铁军队伍,就是要有“铁一般的理想信念、铁一般的责任担当、铁一般的过硬本领、铁一般的纪律作风”。本人认为,以教育整顿为抓手,打造衡法铁军队伍,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站位要高,在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上下功夫
要认清形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之所以要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活动,是时代所需、现实所迫、人民所愿、使命所致。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新的历史时期,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越来越强烈,政法队伍中政治不忠诚、执法不公正、司法不廉洁、遇事不担当、作风不过硬等问题屡见不鲜;有案不立、压案不查、有罪不究等问题时有发生;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等司法腐败乱象丛生,人民群众对此深恶痛绝,不彻底整治,就有危党之害、危国之险、危民之祸。要明确意义。中央政法委郭声琨书记明确提出: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是从政治上建设队伍,确保队伍忠诚纯洁可靠的必然要求;是坚持全面从严管党治警,推进政法队伍自我革命的必然要求;是推动队伍紧跟时代步伐,在新时代履行好职责使命的必然要求;是更好地回应人民群众新期盼,树立政法队伍新形象的必然要求。意义之深远,不言而喻。要头脑清醒。具体落实到我们个人,就是要求我们每个同志思想要重视、认识要提高、步伐要跟紧、行动要自觉、整改要彻底、面貌要改变。不能把教育整顿等同于平时的一般活动,不能认为是“风过地皮湿”的走过场,而是一次刀刃向内、刮骨疗毒的自我革命,是从严治党、正风肃纪的“延安整风”,来不得半点敷衍和侥幸。因此,要把学习教育整顿贯穿始终,增强忠诚纯洁可靠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
二、工作要实,在提高自查标准和质量上下功夫
3月16日下午,省驻衡指导组组长肖国安同志在我院调研时指出:“没有实效的任何工作都是形式主义”。教育整顿活动要想取得实效,就要求我们必须提高自查标准和质量。要对标对表。中院一支部由办公室、研究室、新闻科三个部门组成,我们虽然都不办案、不管钱、不管物,但我们是中院综合部门,是全院承上启下、左右协调的桥梁和纽带;我们是院党组的办事机构,是传递党组意志和领导决策的中枢;我们是中院的宣传机构,是新闻舆论和意识形态的窗口和前沿阵地。尽管我们手中没有多少实质性权力,但我们收发的每一份文件、保管的每一份档案都事关重大;发表的每一篇论文、每一篇报道都关乎能力和导向;每一次接待、每一次联系都彰显作风和素质。因此,我们一定要克服与己无关的思想,自觉对标对表,深挖彻查。要全心全意。这次队伍教育整顿时间虽然只有4个月,但涵盖的范围广、内容多、任务重。如果学得不深不透、查得不实不细、改得不快不好,就过不了关、交不了差。只有全心身投入,全方位自查、全覆盖参与,才能真正找准“病灶”、检视“病因”、深挖“病根”,决不能心存侥幸,蒙混过关。俗话说“头上三尺有神明”,人在做、天在看,要想人不知、除非已莫为。“自查从宽、被查从严”的政策摆在那里,孰轻孰重、孰是孰非,自己一定要惦量清楚。要尽职尽责。不同类别、不同职级的人员,都有自己的职责分工和检视范围。办案人员要深刻检视自己承办的每一个案件是否能让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公平正义?是否经得起时间和历史的考验?是否达到了法律效果、社会效果和政治效果相统一;行政人员要深刻检视我们的工作是否符合政策法规要求?是否体现党组意志和意愿?是否对建树法院法官形象和司法公信力有帮助。
三、提升要真,在改变队伍面貌和提升形象上下功夫
队伍教育整顿的目标是为了政治生态进一步优化,作风纪律进一步好转,素质能力进一步增强,执法司法公信力进一步提升。要创先争优。胡建福院长在总结我院去年工作时指出,“司法绩效落后、队伍建设问题突出、创先争优氛围不浓”是我院当下工作的突出问题。一个领导如果没有创先争优意识,对单位的发展是有危害的,因为发展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一个单位如果创先争优氛围不浓,发展就会良莠不齐;一个人如果创先争优精神不强,就会丧失奋发进取的斗志和干劲。因此,一定要坚持常态化的创先争优,用创先争优超越自我、超越他人,努力形成你追我赶、争先恐后的生动局面。要建章立制。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要健全审判权力运行机制,加强对审判权力运行的监督管理;建立激励约束机制,让能干事、会干事、能干成事的人有位子,让不思进取、甘于平庸的人腾地方;要严格目标考核机制,切实解决“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问题;要重视建立教育培训机制,积极主动解决好“想干不会干”和“想干干不好”的问题。要提升形象。要通过队伍教育整顿,法院害群之马得以清除、顽瘴痼疾得以彻底整治,法院队伍政治上更加忠诚、执法更加公正、司法更加廉洁、服务大局意识更强、便民利民举措更多、人民群众口碑更好、社会各界评价更优,法院面貌焕然一新。努力让我们的队伍真正成为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责任过硬、作风过硬、纪律过硬的衡法铁军。(作者系衡阳中院新闻信息科汤研科)